在这春暖花开,百花争艳的季节,我回到了久别的,生活了18年的故乡浬田街。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急迫的来到浬田小学。这所小学初建于1950年,当前的教职员工有70多人,学生也有千人以上。据介绍,这所位于永新县西路片的浬田镇中心小学,其教学规模,软、硬件设施和教学质量都超过了不少城市中的同类学校。
上世纪六十年,我在这所学校完成了6年制小学的学业,这个学校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也正因此,我千里迢迢地回到家乡参加同学聚会。
聚会在主持人的开场白后,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曾两度担任我们班主任和数学教学的刘元贤老师推了推眼镜,站了起来,手里拿着一支英雄牌依金笔,走上了主席台。
他说,“这支钢笔跟随我五十多年了,今天我要把这支钢笔的来历给大家讲一讲。”
大家都静静地听着。
当时,很多老师娶的都是农村的媳妇。刘老师也一样,家住杨桥的温水村。
那时师母在家务农,刘老师每到周六上午上完课,就要急急匆匆地回到家里,帮助妻子干农活。周一早上又急急匆匆赶回学校上课。
原先,浬田小学是谭家村的一个祠堂改建的,条件简陋,加上特殊时期期间治安比较乱,常常有一些“拾荒者”光顾,学校丢失东西的事常有发生。
我上五年级时,每当刘老师回杨桥,他都要我晚上在他房间里睡,帮他看看东西。
在过去,江西大多数祠堂都是存放棺材的地方。祠堂改建学校后,谭家村的村民们寄放的棺材都搬走了,虽然如此,还是小孩的我,非常害怕,晚上总要邀请附近的同学来做伴。
有一次,老师从家回来后,问我有没有看到他的钢笔。我想起来了,在我和同学进屋时,看到备课本上有一支钢笔。第二天早上离开时,我没有注意笔还在不在,我想一定是老师的钢笔丢了。
给老师看房间,结果把老师的钢笔弄丢了,我觉得很惭愧。赔,我一定要赔给老师。
下午放学回家。为了向母亲要钱,我跟母亲说,今天下课和同学打闹,把同学的钢笔弄断了。母亲一听就抄起扫把打我。是呀,她上一天班才八毛钱,一支钢笔,就要一块钱,怎么不心疼啊?我默不作声,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吞。
第二天上学时,母亲拿了一元钱,要我重买一支钢笔赔给同学。我路过新华书店,买了一支英雄牌依金笔,来到刘老师的房间,说“老师,对不起!我昨天用您的钢笔做了作业,放在书包里带回家了。”刘老师看了看我,说,“你去上课吧……。”
当天下午放学回家,母亲向我道歉说,“上午刘老师来过了,说他的钢笔找到了,把你赔的这支钢笔也退了,钱也送过来了。是我冤枉了你,你做的对。”
我一直以为刘老师的钢笔真的找到了,就慢慢把这事忘了……。
刘老师继续说,“这哪里是我的那支笔?!这支钢笔连墨水都没打过,是我无意中伤害了一个学生,这是老师的糊涂啊!这里我要向他说一声:老师对不住你。”
听到这里,我的眼泪在眼眶里转了转,然后顺着脸颊掉了下来。我不由自主站了起来,深深的鞠了一躬。老师啊,你永远是我们的好老师!
-关于作者-
鹿识途,永新县浬田街人,就读于浬田小学、浬田中学。1976年应征入伍,驻福建连江某部服役,1984年调入南京某部工作,大校退役,现定居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