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市公安局开展全市国省道交通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治理行动,制定出台“国省道交通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治理9条措施”以来,永新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全体民辅警主动作为、多维发力,取得阶段性成效。行动开展期间,全县因道路交通安全造成的亡人事故环比下降100% ,构建起一张国省道安全守护网。
系统治理,精准排患
交管大队依托县道路交通安全专业委员会,组建道路隐患排查小组,聚焦 G319、S539 等 6 条国省道,对桥梁隧道、临水临崖等重点部位及事故多发路段开展 “起底式” 排查,将隐患排查延伸至县乡道,确保不留死角。
建立 “清单式” 整治台账,按风险等级分类登记,明确治理措施、责任及时限,实施项目化推进;压实 “闭环式” 责任,形成 “排查 - 交办 - 整治 - 督导 - 销号” 闭环,对落实不力的挂牌督办,实现隐患动态清零。
综合治理,守牢防线
开展 “联合式” 秩序整治,发挥 “一路多方” 联勤联动机制,严查超速超载、酒驾醉驾等违法,治理占道经营等乱象,提升见警率与管控力。
健全 “覆盖式” 巡逻防控,完善现场巡逻、视频巡查等机制,科学制定勤务,每日安排领导带队、机关警力下沉支援基层,比如文竹中队暑期日均 4 小时开展国省道巡查工作,强化路面管控。建立 “精准式” 监测预警,交管大队及派出所发现隐患第一时间报指挥中心,下发警令单督促整改,提升风险防控主动性。
源头治理,久久为功
推进 “过筛式” 重点人摸排,沿线派出所梳理交通风险重点人群信息,为精准宣传打基础。开展 “靶向式” 宣传,联合老年体协,针对 “一老一小”,走进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家中,用宣传手册、案例故事讲安全;在物流园区、村口投放定制资料,对事故多发路段居民、违法驾驶人入户交流,播撒安全种子。
深化 “上门式” 走访,对国省道沿线物流、客运等企业,检查安检、制度落实情况,督促加强驾驶人教育,从源头杜绝超员、疲劳驾驶等违法,筑牢企业安全防线。
经验启示:刚柔并济护平安
交管大队始终坚持以 “思想不松、力度不减、标准不降” 为原则,将9条措施细化落地。既通过严格执法、动态排查筑牢安全底线,又聚焦群众需求,实现交管执法与公安服务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