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新县沙市镇塘边村的竹荪种植基地里的竹荪菇迎来丰收,村民们穿梭在菌垄间,熟练地采摘、分拣、装筐,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
在沙市镇塘边村竹荪种植基地,整齐排列的黑色菌棚里,一颗颗圆滚滚的竹荪蛋破土而出,身披白色“长裙”的竹荪长势喜人,村民们在基地里分散采摘,娴熟地进行剥壳、分拣,放入筐中,准备送回基地进行烘干包装。
竹荪被称为“菌中皇后”,因其营养丰富、口感爽脆而备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基地添置了烘干、储存设备,可以实现采摘后统一烘干,烘干成成品后打包储存,进行销售。
永新县沙市镇塘边村竹荪种植基地负责人刘金茂介绍说:“我们今年种的竹荪大概是40亩,有三种菇,球菇、把菇、杆菇,杆菇是最多的,一亩地大概产80斤左右干菇,总共能有3000斤左右,线上有直播达人帮我卖,线下在酒店和市场上销售,销量还可以。”
为了扩大竹荪销量,塘边村驻村第一书记主动联系上刘金茂,详细了解竹荪的特点卖点,为接下来的直播带货做好准备。
永新县沙市镇塘边村驻村第一书记曾招明告诉记者:“我们将积极把竹荪主动融入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在这里搭设自己的直播间,我也可以主动帮他带货,提高销量。”
目前,基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竹荪菇产业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永新县沙市镇副镇长宁子静表示:“全县农业‘三化’提升攻坚战启动以来,沙市镇全力推进特色农业培育,让‘农业’变‘产业’。近3年全镇新增2家省级农业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家市级龙头企业。通过链条延长、品种更新等方式,助推蚕桑、西瓜等特色产业‘老树’发‘新芽’;同步培育竹荪、蔓荆子等新兴产业,实现全镇产业抓点、拓面、连片。以土地入股、基地务工、收益分成等方式,联农带农促农作用显著,产业的发展带动全镇约1500户群众增产增收,每年户均增收3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