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我不敢写故乡。故乡于我,是心底最柔软又最疼痛的角落。那里,没有了老父亲的守望,归乡的路途,又总是那么漫长,漫长到足以让思念在岁月里疯长。
每当故乡的风,远远地吹来,那熟悉的气息便会钻进我的鼻腔,唤醒我内心深处沉睡的乡愁。这风,像是从遥远的过去飘来,带着泥土的芬芳、草木的清香,还有那老屋特有的陈旧气息。它轻轻拂过我的脸颊,仿佛是老父亲那双粗糙而温暖的手,在抚摸着我。我闭上眼睛,任由这风将我带回那个充满回忆的地方。

这些年,我从故乡到他乡,从清晨到黄昏,跨越了无数道山峦与河流。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像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将我与故乡隔开。我将故乡藏进岁月的褶皱,就像把一件珍贵的宝物小心翼翼地收进箱底。可每当回眸,我总能看到老屋那扇斑驳的木门,在暮色中轻轻摇晃。那木门,承载了我太多的童年记忆,每一次的开启与关闭,都仿佛是一次与过去的对话。

老屋的土墙,曾刻满父亲的掌纹。那掌纹,是父亲一生辛勤劳作的见证,是他为了家庭默默付出的痕迹。如今,岁月的风霜却让这土墙爬满了青苔,像是一封未寄出的信,在风中低语。这青苔,是时光的印记,也是我对父亲无尽的思念。我常常站在老屋前,用手轻轻抚摸这些青苔,仿佛能感受到父亲的气息,透过这青苔,传递到我的掌心。
灶台边的柴火,早已熄灭。曾经,这里总是弥漫着温暖的气息,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父亲添柴时专注的神情,都成为了我心中最美好的画面。如今,灶膛里的余温虽然早已散去,但它却永远留在了我的梦里,温暖着游子的心。每一个寒冷的夜晚,我都能梦到那温暖的灶火,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老屋。

父亲的身影,已化作故乡的老樟树。那棵老樟树,枝繁叶茂,在月光下婆娑起舞,沙沙作响。这声音,仿佛是在唤我的乳名,让我在异乡的夜晚,也能感受到父亲的关怀。我常常仰望星空,寻找那颗最亮的星星,因为我知道,那是父亲在远方注视着我,给我力量和勇气。
归途的星光,总被泪水模糊。每一次踏上归乡的路,我的心情都格外复杂。既期待着与故乡的再次相遇,又害怕看到故乡的变化,怕看到老屋我的泪水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来,怕看到那再也见不到的父亲的身影。而老屋的灯火,却永远亮在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那盏灯,是家的象征,是温暖的港湾,无论我走到哪里,它都会指引我回家的方向。

我不敢触摸故乡的炊烟,怕惊碎这脆弱的思念。炊烟,是故乡的符号,是家的味道。它袅袅升起,在空中飘散,仿佛在诉说着故乡的故事。可如今,这炊烟却成了我心中最敏感的存在,我怕一触碰,就会让这份思念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让我无法承受。
我不敢翻开旧日的日记,怕泪水打湿了泛黄的纸张。日记里,记录着我童年的点点滴滴,记录着与父亲一起的每一个欢乐瞬间。那些文字,是那么真实,那么温暖,可如今,却只能成为回忆。每一次翻开日记,我的泪水都会不自觉地流下来,打湿了那些泛黄的纸张。

可每当秋风起,落叶纷飞,我总听见父亲的脚步声,在巷口徘徊。这脚步声,像是一首未完的歌,在时光里回荡。它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父亲牵着我的手,坐在祖屋前的石头上,给我讲着古老的故事。如今,这脚步声虽然已经远去,但它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旋律。

故乡啊,你是我生命的根,是我灵魂的归宿。你留下了我父亲和祖辈的血泪、祈盼和希望。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为了家庭,为了生活,默默付出。他们的身影,虽然已经消失在了岁月的长河中,但他们留下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我前行。

我站在老屋前,看着那扇斑驳的木门,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老屋,你是我的根,我的魂。无论我走到哪里,你都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会带着对故乡的思念,对父亲的眷恋,继续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书写属于我的故事。
故乡啊,祖屋在,根就还在!
-关于作者-唐定安,笔名:雨中散步。永新县退休教师,曾在国家级、省市级报纸和期刊发表过一些文章。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