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热点

永新县第一届“栖饮诗会”圆满落幕

中秋佳节,月光如水,诗意如潮。在这样一个充满传统韵味与现代抒怀的夜晚,第一届“我邀星月共中秋”栖饮诗歌朗诵会在永新县栖饮音乐吧温情启幕,永新籍各界文人雅士、音乐…

永新县第一届“栖饮诗会”圆满落幕

以诗邀月,以声传情

第一届“栖饮诗会”圆满落幕—


中秋佳节,月光如水,诗意如潮。在这样一个充满传统韵味与现代抒怀的夜晚,第一届“我邀星月共中秋”栖饮诗歌朗诵会在永新县栖饮音乐吧温情启幕,永新籍各界文人雅士、音乐爱好者与现场观众齐聚一堂,以诗为媒,以月为灯,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中秋雅集。

永新县第一届“栖饮诗会”圆满落幕

永新县第一届“栖饮诗会”圆满落幕

活动在经典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少儿合诵中拉开序幕,孩子们清澈的声音仿佛涤荡了尘世的喧嚣;随后吉他弹唱《明月几时有》以悠扬旋律将众人带入月光如练的意境之中。紧接着,诗会进入原创诗歌朗诵环节,诗人刘芬花以《立秋》展现口语诗的张力与瞬间的爆发力;吉安市作协副主席龙海斌在《秋山遐思》中描绘了一座“被诗点燃的秋山”,驴友穿梭、文星荟萃,仿佛“颜真卿、徐霞客、刘沆在秋山上的对话”;永新县诗词协会会长周博文则以七言小诗《儿时的中秋节》勾勒出“柚子圆圆桂吐香,顽童笑曳纸鸢忙”的童年中秋图景,纯净而美好。

永新县第一届“栖饮诗会”圆满落幕

钢琴与口琴合奏《贝加尔湖畔》如流水般浸润心灵,随后中国作协会员、诗人海穹的《秋山放歌》带领听众登临永新之巅,感受“秋阳明媚,秋风浩荡”的山河气象与“文脉方能源远流长”的文化厚度。诗人阿叶在《酒》中回望童年与父亲共饮自酿米酒的温馨时光,“袅袅炊烟,含着酒的清香”,而长大后再也“找不回当初的味道”,句句透出对往昔的眷恋。诗歌爱好者刘苏芬的《无题》则以极简笔触勾勒出“几只流萤,围着一间土房嬉戏”的夏夜记忆,细腻而怅惘。

永新县第一届“栖饮诗会”圆满落幕

萨克斯与钢琴合奏《我心依旧》深情款款,诗人龙海立节选朗诵的《我们的村庄》则把听众带回“河道边,站着我们的村庄”的故土记忆中,那里有“母亲离别的嘱咐”,也有“被迫远走他乡”的疼痛。王振文用诗歌《中秋的美好》将中秋定格为“标本/挂搁在390年代的屋檐上”,简洁却意味深长。而诗人顽石的《驮着两个月亮回家》讲述一个为生活奔波的中年人,月夜中推着载满木耳的二八单车下山,“圆鼓鼓的/足可为我赚得/两个月的工资”,那麻袋里装的,是生活,也是希望。

永新县第一届“栖饮诗会”圆满落幕

古琴曲《良宵引》与本土书法人士金俊在现场进行书法创作交织出东方美学的静谧与流动,随后龙慧梅在《渗透》中抒写“浸入血脉的/永是那一片纯正的红”,在工业与田园的交叠中寻找心灵的根脉;肖小明的《昨日中秋》冷静记录家族团聚场景,“伯父的背后/蜡烛照亮我祖父的遗像”,酒与记忆交织出生命的苍凉与延续;金飞飞在《过松云寺》中自省“忏悔爱过、恨过、醉过、悔过”,香火之中见出对信仰的真诚探问。箫声《幻月》缭绕中,朗诵爱好者刘芳花朗诵余秀华的《秋》,以独特诗语剖开秋天的内核。

永新县第一届“栖饮诗会”圆满落幕

诗会尾声,全体起立齐诵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千古诗句回荡在整个空间,成为所有人共同的中秋记忆。主持人以温情寄语作结:“诗声暂歇,月光长明。愿今晚的诗与月,长留你我心间。”这场融合诗、乐、书、诵的中秋雅集,不仅是一次文学的聚会,更是一场心灵的回归。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依然可以借由诗歌,找回那片属于月光、属于故乡、属于初心的宁静之地。

永新县第一届“栖饮诗会”圆满落幕

愿人月两圆,诗心不渝。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永新生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osvso.com/post/271.html

为您推荐

联系电话
联系QQ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